的前半生,真是人生赢家。才调满腹,嫁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,可李清照也有伤怀的时分。
这个秋天,赵明诚不在家,李清照想念之下写下一首词,最终三句最经典,千古传诵,可许多有人知道,这句词是“抄”的范仲淹的句子。
这是李清照新婚后的著作,婚后的李清照和赵明诚,琴瑟调和,鹣鲽情深,但时有离别。
已是秋天了,粉红色的荷花现已凋零,仍散发着残留的清香,竹席上已有了凉意。轻轻地提着丝裙,单独登上那精美的小舟,想去散散心,解闷掉想念的苦情。仰视漫空,白云悠悠,谁会将信件寄来?排成“人”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,清亮的月光,现已洒满了西楼。
落花单独地漂荡着,水单独地流淌着。咱们两个人呀,患着相同的想念,却两地别离,触动着各自的忧虑。这想念的愁闷真实无法解闷,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,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。
“红藕香残”写野外之景,下半句“玉簟秋”写室内之物,清秋时节,藕花凋零,枕席生凉。词人独上兰舟,本想解闷离愁;却怅望云天,想起远行的老公。
词人因惦念老公的行迹,期望锦书抵达,遂从眺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遥想。而这一望断天边、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遥想,不分白日或月夜,也不管在舟上或楼中,都是环绕于词人心头的。
“一种想念,两处闲愁”二句,在写自己的想念之苦、闲愁之深的一起,由己身推想到对方,深知这种想念与闲愁不是单独面的,而是两边面的,两地想念,也足证两边情爱之笃与互相信赖之深。
正因人已分在两处,心已笼罩深愁,此情就当然难以解闷,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,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。
这首小词的最终一句,向来广为传诵,但是,你知道吗?这句词最终一句却是“抄袭”范仲淹的句子。
清代文学家王士禛在《花草蒙拾》中写道:然易安亦从范希文‘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逃避’语脱胎,李奸细耳。”
本来李清照化用了范仲淹“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逃避”,而写出了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下心头”。
诗词创造虽忌模仿,但可以点化前人句子,使之出现新貌,融人自己的著作之中。
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不只改变原句,并且高过原句。李清照的这一点化,便是一个成功的比如。
王士禛也以为,相对于范句,李句“奸细”。两相比照,范句比较平实板直,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艺术作用;李句则别出巧思,以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这样两句来替代“眉间心上,无计相逃避”的平淡无奇,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。
向来人们称誉这句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,赞赏李清照的高明才调,而范仲淹的这句诗却总是被忘记。
本来,化用前人的诗句,只需你用得好,相同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李清照便是个最好的比如。
时间: 2024-11-28 14:15:54 | 作者: 爱游戏体育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