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5-02-03 18:57:37 | 作者: 实验室产品
关注美国本土光伏产能新建带来的投资新机遇。2024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预计43GW,同比+34%,且集中式光伏装机占比60%-70%,是高溢价优质市场。中美光伏制造最大区别是成本要素不同,中国光伏制造环节PK的是渠道销售&成本控制&规模效应&政府关系,然而美国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中人力成本是中国的6-7倍,最重要变量是人工&厂房&经营成本。相比较TOPcon,HJT可降低20%的碳排放(全流程低温工艺)、节约30-40%的用电量(工序少&低温工艺)、节约60%的人工数量(仅4道工序)、节约20%的用水量,因此是最适合美国本土扩产的光伏技术路线。
此外TOPCon在美国面临专利问题,近期美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First Solar表示自身拥TOPCon晶体硅技术专利,并正在调查竞争对象的侵犯权利的行为,其TOPCon专利覆盖了包括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、中国、马来西亚、越南、日本及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重要市场,且这些专利的有效期限将延续至2030年,在此期间,任何没有经过授权使用该技术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。
因此我们看好HJT整线设备龙头迈为股份的出海新机遇,且在2025年5月31日之前,中国光伏设备出口均免关税(30%),我们大家都认为今年年底前,美国本土扩产订单会加速,设备商海外订单有望在2024Q4加速落地。
2024年10月30日,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,210异质结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76.2W,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.99%。自2023年以来,通威已9次刷新HJT组件功率、效率世界纪录。目前行业分歧点主要在于下一代技术是HJT还是TBC,我们大家都认为BC路线的问题就在于双面率较低,而HJT钝化效果最优、采用0BB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低遮挡,同时其温度系数低和双面率高在大电站应用中更具优势,HJT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为成本与TOPCon持平、组件功率至少超出25W以上,HJT的两大量产条件已基本实现,大规模扩产在即。
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:迈为股份作为HJT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HJT电池加速扩产,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。我们维持公司2024-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/18/25亿元,对应当前股价PE为28/19/13倍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
事件: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,前三季度实现盈利收入2096.29亿元(+6.14%,同比,下同),归母净利润40.54亿元(+6.78%),扣非归母净利润36.86亿元(+11.56%)。单Q3季度,实现盈利收入702.16亿元(+8.16%),归母净利润11.12亿元(-6.29%),扣非归母净利润9.81亿元(-11.20%),业绩符合我们预期。
药品CSO赋能商业板块迅速增加。2024前三季度,医药商业营业收入1913.45亿元(+8.28%),贡献归母净利润26.52亿元(+0.26%),主要系药品CSO业务快速地增长,2024前三季度公司引入进口总代品种13个、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实现出售的收益约61亿元,同比增幅达176.3%。在非药方面,同期公司实现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约326亿,同比增长11.9%。
工业板块:持续推进新药研发,培育中药大品种。2024前三季度,医药工业营业收入182.84亿元(-12.10%),贡献归母净利润18.64亿元(+3.58%)。公司积极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与赛多利斯集团、上海康健生细胞技术有限公司、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、拜耳健康消费品等企业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截至2024Q3,公司处于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项)。此外在中药方面,公司持续推进大品种培育战略,全年中药六大品种养心氏片、瘀血痹胶囊、冠心宁片、八宝丹、胃复春、银杏酮酯的循证医学研究持续推进,病例入组数进一步增加。
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:考虑公司CSO增长动力足,商业板块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,工业板块25-26年有望成果兑现,我们预计公司24-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.15/56.32/63.49亿元,首次覆盖,给予“买入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:政策风险、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、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、新药研发没有到达预期风险。